省試①湘靈②鼓瑟
善鼓云和瑟③,常聞帝子④靈。
馮夷⑤空自舞,楚客不堪聽。
苦調(diào)凄金石,清音入杳冥。
蒼梧⑥來怨慕,白芷動芳馨。
流水傳瀟浦,悲風(fēng)過洞庭。
曲終人不見,江上數(shù)峰青。
【注】①省試:唐時各州縣貢士到京師由尚書省的禮部主試,通稱省試。②湘靈:湘靈:傳說中舜的妃子娥皇和女英,在舜死后因哀傷而投湘水自盡,變成湘水女神。③云和瑟:云和,古山名?!?a href='http://m.haozhuntou.cn/guoxue/zhouli/' target='_blank'>周禮·春官大司樂》:“云和之琴瑟。”④帝子:屈原《九歌》:“帝子降兮北渚。”注者多認(rèn)為帝子是堯女,即舜妻。⑤馮(ping)夷:傳說中的河神。⑥蒼梧:山名,今湖南寧遠(yuǎn)縣境內(nèi),又稱九嶷,傳說舜帝南巡,崩于蒼梧。此代指舜帝之靈。
14.下面對這首詩的賞析,不恰當(dāng)?shù)膬身検牵?分)
A.開頭兩句照應(yīng)詩題,點出湘水女神擅長鼓瑟的傳說,她輕撫云和瑟,彈奏起哀傷的樂曲。
B.第三句詩人想象動人的瑟聲引來水神馮夷,他理解湘水女神的哀怨,伴著音樂 起舞。
C.第四句詩人想象那些被貶謫經(jīng)過湘水的“楚客”,聽不懂哀怨的樂曲,禁不住悲從中來。
D.五至八句從側(cè)面渲染瑟聲的感染力,它能使堅硬的金石為之凄楚,白芷為之吐露芬芳。
E.九、十兩句詩人想象瑟聲順著流水,化成悲風(fēng)吹過洞庭,使無形的樂聲得到有形的表現(xiàn)。
15.本詩結(jié)尾兩句歷來被贊為“神來之筆”,請結(jié)合全詩,簡要賞析這兩句的妙處。(6分)
參考答案:
14.B C(B項“空”字說明馮夷并不理解湘水神的哀怨 C“不堪聽”意為不忍心聽,表明楚客能理解樂曲里的哀怨之情)
15. (1)以景 結(jié)情,令人回味無窮: 詩的前半部分篇幅都是運用想象著力描寫湘水女神的哀怨之情,結(jié)尾宕開一筆,描寫曲終人散之后只有一川江水的畫面,給讀者留下了思索回味的廣闊空間。
(2)呼應(yīng)開頭,首尾圓合:全詩以湘水女神出現(xiàn)開始,以湘水女神消失告 終,形成一個首尾圓合的有機(jī)整體。
(3)動靜虛實突轉(zhuǎn),出人意料:樂曲在高潮中戛然而止,詩境從虛幻世界突然回到現(xiàn)實世界,出人意料。
(一點3分,答出兩點即可得滿分。概括1分,結(jié)合詩句分析2分)
關(guān)鍵詞:閱讀答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