寒食江州滿塘驛①
(唐)宋之問
去年上巳洛橋邊,今年寒食廬山曲。
遙憐鞏②樹花應滿,復見吳州③草新綠。
吳州春草蘭杜芳,感物思歸懷故鄉。
驛騎明朝發何處,猿聲今夜斷吾腸。
【注】①滿塘驛:江州的一個小驛站,是宋之問被貶欽州過江州時停駐的地方。②鞏,即鞏縣,在洛水西岸,是洛陽的東大門,世稱“東都鎖鑰”。③江州古屬吳地,故詩中稱江州為吳州。
14.下列對詩歌有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,正確的兩項是( )( )(5分)
A.首聯寒食節為清明節后一日,在這一天需禁煙火,只吃冷食。
B.首聯雖只字未提遭貶之事,但通過“洛橋邊”與“廬山曲”的對照,失意之態清晰可見。
C.頷聯作者觸景生情,眼見京洛之地此時已然滿樹繁花,作者不禁,心生憐愛。
D.頸聯先重復“吳州春草”以承上啟下,引出思歸之情,直抒胸臆,感情深沉痛楚。
E. 本詩前四句以樂景襯哀情,感慨今日的滄桑,語言平淡樸實,流露出遭貶南行的惆悵。
15.這首詩的尾聯跟李白《早發白帝城》(“朝辭白帝彩云間,千里江陵一日還。兩岸猿聲啼不住,輕舟已過萬重山。”)以及酈道元《三峽》結尾一段,都寫到猿聲,但所起的作用不同,請分別簡要分析。(6分)
答案 << 評論糾錯[永久鏈接] 題型: 知識點:
14. B D(A寒食節為清明前一天。C頷聯中,“應”字有推測之意,詩人身為逐臣,此時身在江州,回望京洛,想象京洛之地花開繁茂,“觸景生情”表述錯誤。E語言清麗自然)
15.① 本詩中的“猿聲”,營造了凄涼的氛圍,表達了作者孤獨寂寞、思歸懷鄉以及遭貶南行的哀傷之情。②由于作者身在如脫弦之箭、順流直下的船上,兩岸“猿聲”似乎在叫個不停,表現了李白遇赦后的喜悅心情。③酈道元《三峽》中所寫的“猿聲”,非常凄涼怪異,在空谷中久久回蕩,使作者聯想到三峽漁者所歌的“巴東三峽巫峽長,猿鳴三聲淚沾裳”,襯托了三峽秋天悲涼的氣氛。(各2分,意對即可。關于酈道元《三峽》中的猿聲,只答表達了作者的哀傷情緒的,不得分。“巴東三峽巫峽長,猿鳴三聲淚沾裳”是三峽漁者借猿啼表達傷感情緒,而文末引用它的目的是襯托三峽秋天的悲涼。前文的“高猿長嘯,屬引凄異,空谷傳響,哀轉久絕”是表現三峽秋天的悲涼氣氛。)
關鍵詞:閱讀答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