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七年春,顧子客畿甸。三徐時里居,行幐倚僧院。
琴劍一昔留,廟貌千載擅。井亭初結構,檐竹已蒼茜。
宋儒書百袟,唐人石一片。斷手癸卯夏,何君實營繕。
壁鮮畫字蝸,梁來定巢燕。吾從何君后,歲時絜椒尊。
豈有門戶私,講堂擬首善。將以證實學,覬或化辟諺。
太息浮華士,憑虛事論撰。厲其雌黃吻,抗我山斗面。
此風自何時,學術又一變。舊史遭涂乙,鴻章恣評選。
謬學薪火熸,速化枵腹便。吾無力拯之,坐觀丹碧絢。
一卮酎顧子,敬申蘋藻薦。遺書所沾匈,功足翼箋傳。
治亂古今徹,吏事自精鍊。有時胥史籍,不讓曾歐先。
陶镕歸實用,肯侈美服袨。永靖水火爭,一洗裨販賤。
何君規模廓,結識多才彥。小子意量狹,交舊余狂狷。
志同趣豈異,穎脫利鈍見。硁硁朱御史,曾此共談燕。
因作贈行詩,觸我歸田羨。雙松翠拂屋,閱人榮枯遍。
回溯顧子游,又四戊申禪。相期求實事,無以規為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