炙肉,以芝麻花為末,置肉上,則油不流。
糟蟹久則沙,見(jiàn)燈亦沙,用皂角一寸置瓶下,則不沙。
煮老雞,以山楂煮即爛,或用白梅煮,亦妙。
枳實(shí)煮魚(yú)則骨軟,或用鳳仙花子。
醬內(nèi)生蛆,以馬草烏碎切入之,蛆即死。
糟茄入石綠,切開(kāi)不黑。
糟姜,瓶?jī)?nèi)安蟬,雖老姜亦無(wú)筋。
食蒜后,生姜、棗子同食少許,則不臭。
煮飯以鹽硝入之,則各自粒而不粘。
米醋內(nèi)入炒鹽,則不生白衣。
用鹽洗豬臟肚子則不臭。
腌魚(yú),用礬鹽同腌,則去涎。
凡雜色羊肉入松子,則無(wú)毒。
藕皮和菱米同食,則甜而軟。
芥辣,用細(xì)辛少許與蜜同研,則極辣。
曬胡蘆干,以藁本湯洗過(guò),不引蠅子。
楊梅核與西瓜子,用柿漆拌,曬干,則自開(kāi),只揀取仁。
鴨蛋以碙砂畫(huà)花寫(xiě)字,候干,以頭發(fā)灰汁洗之,則花直透內(nèi)。
炒白果、栗子,放油紙?jiān)趦?nèi),則皮自脫。
夏月魚(yú)肉放香油,耐久不臭。
蘿卜梗同煮銀杏,則不苦。
煮芋,以灰煮之則酥。
煮藕,以柴灰煮之,則糜爛,另?yè)Q水放糖。
榧子與蔗同食,其渣自軟,與紙一般。
曬肉脯,以香油抹之,不引繩子。
食荔枝,多則醉;以殼浸水飲之則解。
腌鴨蛋,月半日做,則黃居中。
一云日中做。
韶粉去酒中酸味,赤豆炒熱入之,亦好。
荷花蒂煮肉,精者浮,肥者沉。
鴨蛋以金剛根同煮,白皆紅。
天落水做飯,白米變紅,紅米變白。
飲酒欲不醉,服硼砂末。
吃栗子,于生芽處咬破氣,一口剝之,皮自脫。
竹葉與栗同食,無(wú)渣。
茄干灰可腌海蜇。
寸切稻草可煮臭肉,其臭皆入草內(nèi)。
煮老鵝,就灶邊取瓦一片同煮,即爛。
吃蟹后,以蟹臍洗手,則不腥。
豆油煮豆腐有味。
籬上舊竹篾縛肉煮,則速糜。
餛飩?cè)胂戕υ趦?nèi)不噯。
食河豚罷,以蘿卜煎湯滌器皿,即去其腥。
燈草寸斷,收糖霜重間之為佳。
糖霜用新瓶盛貯,以竹箬紙包好,懸于灶上,兩三年不溶。
糟姜入瓶中,糝少許熟栗子末于瓶口,則無(wú)滓。
糟姜時(shí),底下用核桃肉數(shù)個(gè),則姜不辣。
糟茄,須旋摘便糟,仍不去蒂萼為佳。
干蓼草上下覆鋪,以貯糯米,則不蛀。
豆黃和松葉食之,甚美,可作避地計(jì)。
沙糖調(diào)水洗石耳,極光潤(rùn)。
食梅齒軟,以梅葉嚼之,即止。
生甜瓜以鲞魚(yú)骨刺之,經(jīng)宿則熟。
伏中合醬與面,不生蛆。
收椒,帶眼收,不帶葉收,不變色。
日未出及已沒(méi)下醬,不引蠅子。
醉中飲冷水,則手顫。
造醬之時(shí),缸面用草烏頭四個(gè)置其上,則免蠅蚋。
關(guān)鍵詞:夜航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