欧美日韩1区_平成骑士vs昭和骑士_英语老师没戴罩子捏了一节课视频_国产精品爱久久久久久久小说_日产高清卡1卡2卡三卡在线_国语自产拍大学生在线观看_久久在热地址获取_高清国产MV视频在线观看_国产重口老太伦视频_全免费A敌肛交毛片免费_阿v网站在线观看_四虎视频_丁香激情五月_国产浓毛大泬熟妇视频在线_欧美又大又粗又爽色情_伊人自拍视频_我玩弄美艳馊子高潮理论视频_好妈妈免费观看中字_欧洲高清转码区一二区_免费一级毛片私人影院a行

傳播國學(xué)經(jīng)典

養(yǎng)育華夏兒女

列傳·卷五十八

作者:沈昫等 全集:舊唐書 來源:網(wǎng)絡(luò) [挑錯/完善]

  ○韋見素 子諤 益 益子顗

  崔圓 崔渙 子縱

  杜鴻漸

  韋見素,字會微,京兆萬年人。父湊,開元中太原尹。見素學(xué)科登第。景龍中, 解褐相王府參軍,歷衛(wèi)佐、河南府倉曹。丁父憂,服闋,起為大理寺丞,襲爵彭城 郡公。坐事出為坊州司馬。入為庫部員外郎,加朝散大夫,歷右司兵部二員外,左 司兵部二郎中,遷諫議大夫。天寶五年,充江西、山南、黔中、嶺南等黜陟使,觀 省風(fēng)俗,彈糾長吏,所至肅然。使還,拜給事中,駁正繩違,頗振臺閣舊典。尋檢 校尚書工部侍郎,改右丞。九載,遷吏部侍郎,加銀青光祿大夫。見素仁恕長者, 意不忤物,及典選累年,銓敘平允,人士稱之。時右相楊國忠用事,左相陳希烈畏 其權(quán)寵,凡事唯諾,無敢發(fā)明,玄宗頗知之,圣情不悅。天寶十三年秋,霖雨六十 余日,京師廬舍垣墉頹毀殆盡,凡一十九坊汙潦。天子以宰輔或未稱職,見此咎征, 命楊國忠精求端士,時兵部侍郎吉溫方承寵遇,上意用之。國忠以溫祿山賓佐,懼 其威權(quán),奏寢其事。國忠訪于中書舍人竇華、宋昱等,華、昱言見素方雅,柔而易 制。上亦以經(jīng)事相王府,有舊恩,可之。其年八月,拜武部尚書、同中書門下平章 事,充集賢院學(xué)士,知門下省事,代陳希烈。見素既為國忠引用,心德之。時祿山 與國忠爭寵,兩相猜嫌,見素亦無所是非,署字而已,遂至兇胡犯順,不措一言。

  十五年六月,哥舒翰兵敗桃林,潼關(guān)不守。是月,玄宗蒼黃出幸,莫知所詣。 楊國忠以身領(lǐng)劍南旄鉞,請幸成都。見素與國忠、御史大夫魏方進遇上于延秋門, 便扈從之咸陽。翌日,次馬嵬驛,軍士不得食,流言不遜。龍武將軍陳玄禮懼其亂, 乃與飛龍馬家李護國謀于皇太子,請誅國忠,以慰士心。是日,玄禮等禁軍圍行宮, 盡誅楊氏。見素遁走,為亂兵所傷,眾呼曰:“勿傷韋相!”識者救之,獲免。上 聞之,令壽王瑁宣慰,賜藥傅瘡。魏方進為亂兵所殺。是日,朝士獨見素一人。是 夜宿馬嵬,上命見素子京兆府司錄參軍諤為御史中丞,充置頓使。凌晨將發(fā),六軍 將士曰:“國忠反叛,不可更往蜀川,請之河、隴。”或言靈武、太原,或云還京, 議者不一。上意在劍南,慮違士心,無所言。諤曰:“還京須有捍賊之備。今兵馬 數(shù)少,恐非萬全,不如且至扶風(fēng),徐圖去就。”上詢于眾,眾以為然,乃令皇太子 后殿。

  上至扶風(fēng)郡,從駕諸軍各圖去就,頗出丑言。陳玄禮不能制,上聞之憂懼。會 益州貢春彩十萬疋,乃以其綱使?jié)麝栁緞⒕皽貫楸O(jiān)察御史,其彩悉陳于廷,召六軍 將士等入,上謂之曰:“卿等皆國之功臣,勛勞素著,朕之優(yōu)賞,常亦不輕。逆胡 負恩,事須回避,甚知卿等不得別父母妻子,朕亦不及辭九廟。”言發(fā)涕流。又曰: “朕今須幸蜀,蜀路險狹,人若多往,恐難祗供。今有此彩,卿等即宜分取,各自 圖去就。朕自有子弟、中官等相隨,便與卿等訣別。”眾咸俯伏號泣,曰:“死生 從陛下。”上良久曰:“去住聽卿自便。”自是丑言方息。七月,至巴西郡,以見 素兼左相、武部尚書。數(shù)日,至蜀郡,加金紫光祿大夫,進封豳國公,與一子五品 官。

  是月,皇太子即位于靈武,道路艱澀,音驛未通。八月,肅宗使至,始知靈武 即位。尋命見素與宰臣房琯赍傳國寶玉冊奉使靈武,宣傳詔命,便行冊禮。將行, 上皇謂見素等曰:“皇帝自幼仁孝,與諸子有異,朕豈不知。往十三年,已有傳位 之意,屬其歲水旱,左右勸朕且俟豐年。爾來便屬祿山構(gòu)逆,方隅震擾,未遂此心。 昨發(fā)馬嵬,亦有處分。今皇帝受命,朕心頓如釋負。勞卿等遠去,勉輔佐之。多難 興王,自古皆有,卿等乃心王室,以宗社為念,早定中原,吾之望也。”見素等悲 泣不自勝。仍以見素子諤及中書舍人賈至充冊禮使判官。時肅宗已回幸順化郡。九 月,見素等至,冊禮畢,從幸彭原郡。肅宗在東宮,素聞房琯名重,故虛懷以待; 以見素常附國忠,禮遇稍薄。明年,至鳳翔。三月,除左仆射,罷知政事,以憲部 尚書致仕。苗晉卿代為左相。

  初,肅宗在鳳翔,喪亂之后,綱紀未立,兵吏三銓,簿籍煨燼,南曹選人,文 符悉多偽濫。上以兇丑未滅,且示招懷,據(jù)到注擬,一無檢括。見素曰:“臣典選 歲久,周知此弊。今寰區(qū)未復(fù),員闕不多。若總無條綱,恐難持久。”上然之,未 暇厘革。及還京,選人數(shù)千,補授無所,喧訴于朝,由是行見素之言。及房琯以敗 軍左降,崔圓、崔渙等皆罷知政事,上皇所命宰臣,無知政事者。五月,遷見素太 子太師。十一月,肅宗自右輔還京,詔見素入蜀奉迎太上皇。十二月,上皇至京師, 肅宗御樓大赦。見素以奉上皇幸蜀功,加開府儀同三司,食實封三百戶。上元中, 以足疾上表請致仕,許之。寶應(yīng)元年十二月卒,年七十六,贈司空,謚曰忠貞,喪 事官給。子倜、諤、益、丱。倜、諤皆位至給事中,益終刑部員外郎,丱終秘書丞。 倜子頌。

  益子顗,字周人,生一歲而孤,事姊稱為恭孝。性嗜學(xué),尤精陰陽、象緯、經(jīng) 略、風(fēng)俗之書。善持論,有清譽。少以門廕補千牛備身,自鄠縣尉判入等,授萬年 尉,歷御史、補闕、尚書郎,累遷給事中、尚書左丞、戶部侍郎、中丞、吏部侍郎。 其在諫垣,與李約、李正辭迭申裨諷,頗回大政。宰相裴垍、李絳、崔群輩多與友 善,而后進之有浮名者,亦游其門,以是稱有時望。及李逢吉殲朋黨以專政柄,而 顗附麗之跡尤密,頗為時人所譏。然處身儉約,有足多者。著《易蘊解》,推演潛 亢終始之義,甚有奧旨。寶歷元年七月卒,贈禮部尚書。

  崔圓,清河?xùn)|武城人也。后魏左仆射亮之后。父景晊,官至大理評事。圓少孤 貧,志尚閎博,好讀兵書,有經(jīng)濟宇宙之心。開元中,詔搜訪遺逸,圓以鈐謀射策 甲科,授執(zhí)戟。自負文藝,獲武職,頗不得意。蕭炅為京兆尹,薦為會昌丞,累遷 司勛員外郎。宰臣楊國忠遙制劍南節(jié)度使,引圓佐理,乃奏授尚書郎,兼蜀郡大都 督府左司馬,知節(jié)度留后。天寶末,玄宗幸蜀郡,特遷蜀郡大都督府長史、劍南節(jié) 度。圓素懷功名,初聞國難,潛使人探國忠深旨,知有行幸之計,乃增修城池,建 置館宇,儲備什器。及乘輿至,殿宇牙帳咸如宿設(shè),玄宗甚嗟賞之,即日拜中書侍 郎、同中書門下平章事、劍南節(jié)度,余如故。

  肅宗即位,玄宗命圓同房琯、韋見素并赴肅宗行在所,玄宗親制遺愛碑于蜀以 寵之。從肅宗還京,以功拜中書令,封趙國公,賜實封五百戶。明年,罷知政事, 遷太子少師,留守東都。會官軍不利于相州,軍回過洛陽,所在剽掠。圓棄城南奔 襄陽,詔削除階封。尋起為濟王傅。李光弼用為懷州刺史,除太子詹事,改汾州刺 史,皆以理行稱。拜揚州大都督府長史、淮南節(jié)度觀察使,加檢校右仆射、兼御史 大夫,轉(zhuǎn)檢校左仆射知省事。大歷三年六月薨,年六十四,輟朝三日,贈太子太師, 謚曰昭襄。

  崔渙,祖玄暐,神龍功臣,封博陵郡王。父璩,文學(xué)知名,位至禮部侍郎。渙 少以士行聞,博綜經(jīng)籍,尤善談?wù)摚圻w尚書司門員外郎。天寶末,楊國忠出不附 己者,渙出為劍州刺史。天寶十五載七月,玄宗幸蜀,渙迎謁于路,抗詞忠懇,皆 究理體,玄宗嘉之,以為得渙晚。宰臣房琯又薦之,即日拜黃門侍郎、同中書門下 平章事,扈從成都府。

  肅宗靈武即位。八月,與左相韋見素、同平章事房琯、崔圓同赍冊赴行在。時 未復(fù)京師,舉選路絕,詔渙充江淮宣諭選補使,以收遺逸。惑于聽受,為下吏所鬻, 濫進者非一,以不稱職聞。乃罷知政事,除左散騎常侍,兼余杭太守、江東采訪防 御使。旋授正議大夫、太子賓客。乾元三年正月,轉(zhuǎn)大理卿。再遷吏部侍郎、檢校 工部尚書、集賢院待詔。性尚簡澹,不交世務(wù),頗為時望所歸。遷御史大夫,加稅 地青苗錢物使。時以此錢充給京百官料,渙為屬吏希中,以下估為使料,上估為百 官料。其時為皇城副留守張清發(fā)之,詔下有司訊鞫,渙無詞以對,坐是貶道州刺史。 大歷三年十二月壬寅,以疾終。

  子縱,初以廕補協(xié)律郎,三遷為監(jiān)察御史。詔擇令長于臺省,除藍田令,寬明 勤干,德化大行,縣人為之立碑頌德。轉(zhuǎn)京兆府司錄,累遷金部員外郎。以父貶道 州刺史,棄官就養(yǎng)。丁父憂,終制,六遷大理卿、兼御史中丞、汴西水陸運兩稅鹽 鐵等使。田悅連敗,走魏州,嬰城自守,諸道兵圍之,屢乏食,詔縱兼魏州四節(jié)度 糧料使,軍儲稍給。德宗幸奉天,四方握兵,未有至者。縱先知之,潛告李懷光勸 令奔命,懷光從之。縱乃悉斂軍財與懷光俱來,調(diào)給具備。懷光兵士久戰(zhàn)河外,及 次河中,將遷延。縱之貨幣先已渡河,縱謂眾曰:“若濟,悉以分賜。”眾利之, 乃西。至奉天,加右庶子,充使。無幾,拜京兆尹、兼御史大夫。數(shù)奏懷光剛愎反 覆,宜陰備之。及行幸梁州,左右或短之曰:“縱素善懷光,今不來矣。”上曰: “他人不知縱,吾可保其心。”不數(shù)日,縱至,拜御史大夫。嘗議其大體,不親細 事,獄訴儀制,皆付之僚吏。

  貞元元年,親祠南郊,為大禮使。屬兵旱之后,賦入尚少,縱裁定文物,儉而 中禮。無何,萬年丞源邃為京兆尹李齊運所抑捽至死,縱劾奏不行。數(shù)月,除吏部 侍郎,尋檢校禮部尚書、東畿唐汝鄧都觀察使、河南尹。是時兵革甫定,民耗六七, 縱悉心求瘼,為理簡易。先是,戍邊之師由洛陽者,儲餼取辦于編戶。縱始官備, 不征于人,令五家相保,俾自占告發(fā)斂,以絕胥吏之私。又引伊、洛水以通里闬, 都中灌溉濟不逮為十一二,人甚安之。征拜太常卿。貞元七年六月卒官,年六十二, 謚曰忠,贈吏部尚書。

  縱孝悌,修飭自立,以父為元載排抑,居退十余年,左宦外府,訖載得罪,不 求聞達。初,渙有寵妾鄭氏,縱以母事之。鄭氏性剛戾,待縱不以理,雖為大僚, 每加笞詬。縱率妻子候顏,敬順不懈,時以為難。

  杜鴻漸,故相暹之族子。祖慎行,益州長史。父鵬舉,官至王友。鴻漸敏悟好 學(xué),舉進士,解褐王府參軍。天寶末,累遷大理司直,朔方留后、支度副使。

  肅宗北幸,至平?jīng)觯粗m。鴻漸與六城水運使魏少游、節(jié)度判官崔漪、支 度判官盧簡金、關(guān)內(nèi)鹽池判官李涵謀曰:“今胡羯亂常,二京陷沒,主上南幸于巴 蜀,皇太子理兵于平?jīng)觥H黄經(jīng)錾⒌兀蔷郾帲赜苿伲撬贩讲豢伞H舴?殿下,旬日之間,西收河、隴,回紇方強,與國通好,北征勁騎,南集諸城,大兵 一舉,可復(fù)二京。雪社稷之恥,上報明主,下安蒼生,亦臣子之用心,國家之大計 也。”鴻漸即日草箋具陳兵馬招集之勢,錄軍資、器械、倉儲、庫物之?dāng)?shù),令李涵 赍赴平?jīng)觯C宗大悅。鴻漸知肅宗發(fā)平?jīng)觯诒苯绨撞蓊D迎謁,因勞諸使及兵士, 進言曰:“朔方天下勁兵,靈州用武之處。今回紇請和,吐蕃內(nèi)附,天下郡邑,人 皆堅守,以待制命。其中雖為賊所據(jù),亦望不日收復(fù),殿下整理軍戎,長驅(qū)一舉, 則逆胡不足滅也。”肅宗然之。及至靈武,鴻漸與裴冕等勸即皇帝位,以歸中外之 望,五上表,乃從。鴻漸素習(xí)帝王陳布之儀,君臣朝見之禮,遂采摭舊儀,綿蕝其 事。城南設(shè)壇壝,先一日具儀注草奏。肅宗曰:“圣君在遠,寇逆未平,宜罷壇場。” 余可其奏。肅宗即位,授兵部郎中,知中書舍人事,尋轉(zhuǎn)武部侍郎。至德二年,兼 御史大夫,為河西節(jié)度使、涼州都督。兩京平,遷荊州大都督府長史、荊南節(jié)度使。

  襄州大將康楚元、張嘉延盜所管兵,據(jù)襄州城叛,刺史王政遁走。嘉延南襲荊 州,鴻漸聞之,棄城而遁。澧、朗、硤、歸等州聞鴻漸出奔,皆惶駭,潛竄山谷。 歲余,征拜尚書右丞、吏部侍郎、太常卿,充禮儀使。二圣晏駕,鴻漸監(jiān)護儀制, 山陵畢,加光祿大夫,封衛(wèi)國公。廣德二年,代宗將享郊廟,拜鴻漸兵部侍郎、同 中書門下平章事,尋轉(zhuǎn)中書侍郎。

  永泰元年十月,劍南西川兵馬使崔旰殺節(jié)度使郭英乂,據(jù)成都,自稱留后。邛 州衙將柏貞節(jié)、瀘州衙將楊子琳、劍州衙將李昌巙等興兵討旰,西蜀大亂。明年二 月,命鴻漸以宰相兼充山、劍副元帥、劍南西川節(jié)度使,以平蜀亂。鴻漸心無遠圖, 志氣怯懦,又酷好浮圖道,不喜軍戎。既至成都,懼旰雄武,不復(fù)問罪,乃以劍南 節(jié)制表讓于旰。時西戎寇邊,關(guān)中多事,鴻漸孤軍陷險,兵威不振,代宗不獲已, 從之。仍以旰為劍南西川行軍司馬,柏貞節(jié)為邛州刺史,楊子琳為瀘州刺史,各罷 兵。尋請入覲,仍表崔旰為西川兵馬留后。大歷二年,詔以旰為成都尹、劍南西川 節(jié)度使,召鴻漸還京。鴻漸仍率旰同入覲,代宗嘉之。后知政事,轉(zhuǎn)門下侍郎,讓 山南副元帥。三年八月,代王縉為東都留守,充河南、淮西、山南東道副元帥,平 章事如故。以疾上表乞骸骨,從之,竟不之任。四年十一月卒,贈太尉,謚曰文憲。 輟朝三日,賜物五百疋,粟五百石。

  鴻漸晚年樂于退靜,私第在長興里,館宇華靡,賓僚宴集。鴻漸悠然賦詩曰: “常愿追禪理,安能挹化源。”朝士多屬和之。及休致后病,令僧剃頂發(fā),及卒, 遺命其子依胡法塔葬,不為封樹,冀類緇流,物議哂之。

  史臣曰:祿山狂悖已顯,玄宗寵任無疑,見素知國危,陳廟算,直言極諫,而 君不從,獨正犯難,而人不咎,出生入死,善始令終者鮮矣。時論以見素取容于國 忠,無言匡大政。且國忠恃內(nèi)戚,弄重權(quán),沮林甫奸豪,取其大位,若見素之孤直, 豈許取容?蓋禍胎已成,政柄久紊,見素入相余年,言不從而難作,雖有周、孔之 才,其能匡救者乎?諤才辯,顗儉約,雅符積善之慶矣。圓守文之士,非御侮之才。 渙才兼行聞,命與時會。發(fā)言上沃主意,遽致顯榮;當(dāng)官屢為吏欺,終及竄逐。所 謂可與適道,未可與權(quán)。縱忠于國,能于官,孝于家,三者備矣,孰能繼之?鴻漸 有衛(wèi)社之功,非干城之責(zé),時以任崔旰為非,則不然矣。且旰南拒貞節(jié),北敗獻誠, 宜以懷來,未可力制,終致歸國,豈非臧謀?向討之,即為劇賊矣。然事佛徼福, 朋勢取容,非君子之道焉。

  贊曰:玄宗失德,祿山肆逆。見素竭節(jié),諸公協(xié)力。

關(guān)鍵詞:舊唐書,列傳

解釋翻譯
[挑錯/完善]

  崔圓,清河?xùn)|武城人。后魏左仆射亮的后代。父親景日至,官職達到大理評事。圓年少時孤苦貧寒,志向宏大,喜歡閱讀兵書,有治理宇宙之心。開元年間,皇上詔令匯集逃散的官員,圓參加射策形式的考試選上,授予執(zhí)戟。圓自認為文學(xué)很好,卻獲得武官職務(wù),非常不高興。蕭炅任京兆尹時,推薦圓為會昌丞,多次升為司勛員外郎。宰臣楊國忠遠控劍南節(jié)度使,引見圓輔佐治理,于是上奏授予尚書郎,兼蜀郡大都府左司馬、知節(jié)度留后。

  天寶末年(756),玄宗幸駕蜀郡,專門升為蜀郡大都府長史、劍南節(jié)度。圓平素懷抱名利思想,剛開始聽說有國難,暗中派人探訪國忠那里的密旨,知道皇上有幸駕此地的計劃,于是增加修筑城池,修建館宇,儲備用品。等到皇上駕到,殿宇牙帳全都如同平時所設(shè)置,玄宗非常贊賞他,即日就升為中書侍郎、同中書門下平章事、劍南節(jié)度,其余的如舊。

  肅宗即位,玄宗命令圓與房綰、韋見素一起趕赴肅宗所在地,玄宗親自在蜀制作遺愛碑以示寵愛他。跟隨肅宗還京,論功升為中書令,封為趙國公,賜實封五百戶。第二年,免去現(xiàn)職,升為太子少師,留守東都。此時官軍在相州作戰(zhàn)不利,在回師經(jīng)過洛陽時,在當(dāng)?shù)卮笏翐屄印A棄城向南逃到襄陽,皇上詔令削除官品。不久又任濟王傅。李光弼任懷州刺史,擔(dān)任太子詹事,又改為汾州刺史,全都以政理清明受到稱贊。升為揚州大都督府長史、淮南節(jié)度觀察使,加檢校右仆射、兼任御史大夫,轉(zhuǎn)為檢校左仆射知省事。大歷三年(768)六月死,年齡六十四歲,皇上輟朝三天,贈太子太師,謚號昭襄。

  崔渙,祖父玄日韋,神龍年間(705)功臣,封為博陵郡王。父親璩,以文學(xué)知名,官至禮部侍郎。渙年少以操行清厲聞名,博閱經(jīng)文,尤其擅長談?wù)摚啻紊秊樯袝鹃T員外郎。天寶末年(742),楊國忠遣出不依附自己的人,渙被遣為劍州刺史。

  天寶十五年(756)七月,玄宗幸駕于蜀,渙在路旁迎接謁見,言辭剛正懇切,都探求理和禮,玄宗稱贊他,認為得到渙為時太晚。宰相房綰又推薦他,即日升為黃門侍郎、同中書門下平章事,在成都府護衛(wèi)皇上。

  肅宗靈武即位。八月,與左相韋見素、同平章事房..、崔圓共同攜帶冊封文書啟程。此時還沒有回到京師,推舉選拔途徑斷絕,詔令渙充任江淮宣諭選補使,收集逃散的官員。他蠱惑聽從,為手下人所蒙蔽,濫任職者不止一人,以不稱職出名。于是罷免其職,任左散騎常侍,兼任余杭太守、江東采訪防御使。又授予正議大夫、太子賓客。乾元三年(760)正月,任大理卿。又升為吏部侍郎、檢校工部尚書、集賢書院待詔。性格從簡澹泊,不交世務(wù),在當(dāng)時深為眾望所歸。升為御史大夫,加封上稅地青苗錢物使。當(dāng)時以這些錢充當(dāng)京師百官的食料,蘇渙讓屬吏進行折中處理,以下估價為使者料錢,上估價為百官料錢。當(dāng)時被作為皇城副留守的張清年發(fā)現(xiàn),皇上詔令有關(guān)部門進行審訊,渙無詞答復(fù),被貶為道州刺史。大歷三年(768)十二月壬寅,由于患病死去。

  杜鴻漸,與前相臣暹同族。祖父慎行,為益州長史。父親鵬舉,做過王友。鴻漸聰慧好學(xué),考取進士,擔(dān)任王府參軍。天寶末年(756),多次升為大理司直、朔方留后、支度副使。

  肅宗幸駕北上,到達平?jīng)觯恢ァx櫇u與六城水運使魏少游、節(jié)度判官崔漪、支度判官盧簡金、關(guān)內(nèi)鹽池判官李涵謀略說:“如今胡羯叛亂,二京淪陷,皇上從南方幸駕到巴蜀,皇太子在平?jīng)稣诬婈牎5瞧經(jīng)龃说兀皇蔷奂婈牭牡胤剑绻肴〉脛倮欢ㄒニ贩健H绻谭畹钕拢罩g,在西聚集河、隴之兵力,回紇勢力正強盛,與國家通好,在北征招勁騎,在南匯集各城,大兵進發(fā),可以收復(fù)二京。以雪恥國辱,上告知明主,下安撫百姓,這也是臣子的心愿,國家的大計。”鴻漸即日便草擬文告詳細陳述布防兵馬招集的勢態(tài),記載軍資、器械、倉儲、庫物的數(shù)量,命令李涵帶上趕赴平?jīng)觯C宗非常高興。鴻漸得知肅宗從平?jīng)龀霭l(fā),在北邊的域界白草頓迎候,趁著慰勞各官使和兵士的時候,向肅宗進言說:“朔方聚集天下的強兵,靈州是用武的地方。如今回紇請求相和,吐蕃也附合于我,天下郡邑,人人都在堅守,等待命令。其中有些地方雖然被賊軍所占據(jù),也有望很快收復(fù)。殿下整理軍戎,舉兵驅(qū)進,則叛逆可滅。”肅宗同意此話。

  等到了靈武,鴻漸與裴冕等人勸肅宗馬上即位,以順應(yīng)中外所望,五次上表,于是同意。鴻漸素來知曉帝王陳布和君臣朝見的禮儀,于是摘取舊議,在城南設(shè)置壇臺,在前一天向肅宗陳述儀注奏書。肅宗說:“皇上在很遠的地方,叛寇還未平滅,應(yīng)該不設(shè)壇場。”對他其他的建議表示同意。肅宗即位,授鴻漸為兵部郎中,主管中書舍人方面事情,不久轉(zhuǎn)為武部侍郎。至德二年(757),兼任御史大夫、河西節(jié)度使、涼州都督。兩京平定,升為荊州大都督府長史、荊南節(jié)度使。

  襄州大將康楚元、張嘉延盜竊兵權(quán),占據(jù)襄州城反叛,刺史王政逃跑。嘉延向南襲擊荊州,鴻漸聽說后,棄城而逃。澧、朗、硤、歸等州府聽說鴻漸逃走后,全都驚慌害怕,在山谷里躲藏起來。一年多后,征召升為尚書右丞、吏部侍郎、太常卿,充任禮儀使。皇上、太上皇崩駕,鴻漸負責(zé)監(jiān)督禮儀制度,建造山陵事畢,加光祿大夫,封為衛(wèi)國公。廣德二年(764),代宗在郊廟祭祀,提升鴻漸為兵部侍郎、同中書門下平章事,不久升為中書侍郎。

  永泰元年(765)十二月,劍南西川兵馬使崔旰殺死節(jié)度使郭英..,占據(jù)成都,自稱為留后。邛州衙將柏貞節(jié)、瀘州衙將楊子琳、劍州衙將李昌山夔等人率兵討伐旰,西蜀大亂。第二年二月,命令鴻漸以宰相兼任山、劍副元帥、劍南西川節(jié)度使身份,去平定蜀亂。鴻漸心無宏圖,志氣怯懦,又酷愛佛道,不喜歡軍戎。到了成都,害怕旰的威武氣勢,不再問罪,于是將劍南節(jié)制表讓給旰。此時國家西邊遭寇入侵,關(guān)中事變繁多,鴻漸孤軍陷入危險之中,軍隊威風(fēng)不振,代宗沒有辦法,同意了。仍然以旰為劍南西川行軍司馬,柏貞節(jié)為邛州刺史,楊子琳為瀘州刺史,各自收兵。不久請入朝廷覲見,仍推薦崔旰為西川兵馬留后。

  大歷二年(767),詔令旰為都尹、劍南西川節(jié)度使,召鴻漸還京。鴻漸仍帶領(lǐng)旰一同入朝接受覲見,代宗嘉獎他。后來任知政事,轉(zhuǎn)為門下侍郎,轉(zhuǎn)讓出山南副元帥。三年(768)八月,替代王縉為東都留守,充任河南淮西、山南東道副元帥,平章事一職如故。由于患病上表請求辭官,同意了,最后沒有任他為官。四年(769)十一月死,贈予太尉,謚號為文憲。輟朝三天,賜物五百匹、粟五百石。

  鴻漸晚年喜好清靜,私人住宅在長興里,建筑豪華,賓客如云。鴻漸曾悠然賦詩說:“常顧追禪里,安能挹化源。”朝廷士大夫多數(shù)與他相好。等到患病隱退,令僧人將他頭頂頭發(fā)剃去,最后病死,遺囑兒子依照胡法埋在塔下,墓上不封不樹,希望能像和尚那樣下葬。受到眾人議論譏笑。

《列傳·卷五十八》相關(guān)閱讀
你可能喜歡
用戶評論
揮一揮手 不帶走一片云彩
國學(xué)經(jīng)典推薦

列傳·卷五十八原文解釋翻譯

古詩國學(xué)經(jīng)典詩詞名句成語詩人周易起名關(guān)于本站免責(zé)聲明

Copyright ? 2016-2024 m.haozhuntou.cn All Rights Reserved. 國學(xué)夢 版權(quán)所有

桂ICP備2021001830號

主站蜘蛛池模板: 镇雄县| 景泰县| 乌恰县| 行唐县| 边坝县| 莱西市| 河曲县| 砚山县| 慈溪市| 日喀则市| 滨州市| 安泽县| 平果县| 霍林郭勒市| 白河县| 大庆市| 张家界市| 武安市| 永丰县| 达州市| 斗六市| 南京市| 平舆县| 简阳市| 灵台县| 棋牌| 建昌县| 石狮市| 漯河市| 南川市| 开远市| 永寿县| 永昌县| 刚察县| 富平县| 岚皋县| 仁布县| 三原县| 仁怀市| 盐亭县| 三台县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