韋編三絕
wéi biān sān jué 韋編三絕
- 成語名稱
- 韋編三絕
- 成語拼音
- wéi biān sān jué
- 成語簡拼
- wbsj
- 成語意思
- 韋編:用熟牛皮繩把竹簡編聯起來;三:概數,表示多次;絕:斷。編連竹簡的皮繩斷了三次。比喻讀書勤奮。
- 成語出處
- 《史記·孔子世家》:“讀《易》,韋編三絕。”
- 成語例子
- 我們提倡韋編三絕的讀書精神,更提倡學以致用,期待創新人才的大量涌現。
- 近義詞
- 三絕韋編
- 反義詞
- 成語繁體
- 韋編三絕
- 感情色彩
- 中性詞
- 常用程度
- 生僻
- 語法用法
- 作謂語;含褒義
- 成語結構
- 主謂式
- 成語年代
- 古代
- 成語正音
- 成語辨形
- 成語辨析
- 英文翻譯
- diligent in one's studies
- 歇后語
- 成語謎面
- 成語故事
- 春秋時的書,主要是以竹子為材料制造的,把竹子破成一根根竹簽,稱為竹“簡”,用火烘干后在上面寫字。竹簡有一定的長度 和寬度,一根竹簡只能寫一行字,多則幾十個,少則八九個。一部書 要用許多竹簡,這些竹簡必須用牢固的繩子之類的東西編連起來才 能閱讀。像《易》這樣的書,當然是由許許多多竹簡編連起來的,因此 有相當的重量。
孔丘花了很大的精力,把《易》全部讀了一遍,基本上了解了它 的內容。不久又讀第二遍,掌握了它的基本要點。接著,他又讀第三 遍,對其中的精神、實質有了透徹的理解。在這以后,為了深入研究 這部書,又為了給弟子講解,他不知翻閱了多少遍。這樣讀來讀去,把串連竹簡的牛皮帶子也給磨斷了幾次,不得不多次換上新的再使用。
即使讀到了這樣的地步,孔子還謙虛地說:“假如讓我多活幾年,我就可以完全掌握《易》的文與質了。”。
主站蜘蛛池模板:
新巴尔虎左旗|
江阴市|
SHOW|
长子县|
墨江|
宾川县|
惠来县|
安吉县|
抚顺市|
香河县|
万山特区|
德阳市|
内乡县|
迁安市|
嵩明县|
政和县|
策勒县|
衡山县|
遵化市|
广水市|
张北县|
德庆县|
崇礼县|
普宁市|
寻甸|
无棣县|
仁布县|
东宁县|
南岸区|
张北县|
遂川县|
金塔县|
新巴尔虎右旗|
贵南县|
太仓市|
平江县|
德令哈市|
东乌珠穆沁旗|
大英县|
科技|
上栗县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