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成語名稱
- 道路以目
- 成語拼音
- dào lù yǐ mù
- 成語簡拼
- dlym
- 成語意思
- 在路上遇到不敢交談,只是以目示意。形容人民對殘暴統治的憎恨和恐懼。
- 成語出處
- 《國語·周語上》:“國人莫敢言,道路以目。”
- 成語例子
- 此后要防的是“道路以目”了,我們等待著遮眼文學吧。(魯迅《偽自由書 止哭文學》)
- 近義詞
- 緘口不言 三緘其口
- 反義詞
- 暢所欲言 敢說敢做
- 成語繁體
- 道路以目
- 感情色彩
- 褒義詞
- 常用程度
- 常用
- 語法用法
- 作謂語;形容人們在暴政下沒有自由
- 成語結構
- 緊縮式
- 成語年代
- 古代
- 成語正音
- 成語辨形
- 目,不能寫作“本”。
- 成語辨析
- 英文翻譯
- to be frightened into complete silence but to exchange their hatred with eyes
- 歇后語
- 成語謎面
- 目路
- 成語故事
- 周厲王統治周朝時把平民賴以謀生的許多行業,改歸王室所有,一時間民生困苦民冤沸騰。
厲王不聽勸諫卻采用特務手段對付人民,他派人去衛國(河南淇縣)請了很多巫師,在首都鎬京(陜西西安以西)川流不息地巡回大街小巷,偷聽人們的談話,凡經他們指認為反叛或誹謗的人,即行下獄處決。
不久,鎬京再也聽不到批評厲王的聲音。后來人們索性連話都不說,親戚朋友在路上見了面也只敢用眼睛示意(道路以目)來表示對厲王的不滿。厲王大喜說:“怎么樣,我終于使誹謗停止了。”他的大臣召公勸戒說:“這樣堵住人民的嘴,就象堵住了一條河。河一旦決口,要造成滅頂之災;人民的嘴被堵住了,帶來的危害遠甚于河水。治水要采用疏導的辦法,治民要讓天下人暢所欲言,然后采納其中好的建議。這樣,天子處理國政就少差錯了。”厲王不聽勸告,仍然一意孤行,實行暴政。舉國上下都是敢怒不敢言。
3年后(公元前842年),平民們最終不堪忍受,自發地組合起來攻入王宮,把暴君放逐到一個叫彘(今屬山西)的地方。這個事件史稱“國人暴動”。
“殺戮無辜曰厲”。周厲王的謚號“厲”字,即是概括了他的這段殺人止謗的歷史。
主站蜘蛛池模板:
临清市|
黎平县|
平定县|
乌海市|
金沙县|
永新县|
太保市|
宁化县|
湘西|
双流县|
南京市|
安多县|
溧阳市|
阿坝县|
石景山区|
东安县|
伊通|
沛县|
清新县|
民勤县|
宁安市|
栾川县|
柯坪县|
开原市|
金乡县|
道孚县|
朔州市|
睢宁县|
金乡县|
博白县|
渭源县|
科技|
肇东市|
威海市|
随州市|
石渠县|
乐都县|
大名县|
饶阳县|
新绛县|
唐海县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