紙上談兵
zhǐ shàng tán bīng 紙上談兵
- 成語名稱
- 紙上談兵
- 成語拼音
- zhǐ shàng tán bīng
- 成語簡拼
- zstb
- 成語意思
- 在紙面上談論打仗。比喻空談理論,不能解決實際問題。也比喻空談不能成為現實。
- 成語出處
- 《史記·廉頗藺相如列傳》記載:戰國時趙國名將趙奢之子趙括,年輕時學兵法,談起兵事來父親也難不倒他。后來他接替廉頗為趙將,在長平之戰中。只知道根據兵書辦,不知道變通,結果被秦軍大敗。
- 成語例子
- 新近有個大挑知縣上了一個條陳,其中有些話都是窒礙難行,畢竟書生之見,全是紙上談兵。(清 李寶嘉《官場現形記》第三十一回)
- 近義詞
- 坐而論道 華而不實 畫餅充饑
- 反義詞
- 埋頭苦干 腳踏實地
- 成語繁體
- 紙上談兵
- 感情色彩
- 褒義詞
- 常用程度
- 常用
- 語法用法
- 作謂語、賓語、定語;含貶義
- 成語結構
- 偏正式
- 成語年代
- 現代
- 成語正音
- 成語辨形
- 成語辨析
- 見“夸夸其談”。
- 英文翻譯
- talk about stratagems on paper
- 歇后語
- 軍事論文
- 成語謎面
- 《孫子》;軍書;軍事論文;趙括打仗
- 成語故事
- 戰國時期,趙國大將趙奢曾以少勝多,大敗入侵的秦軍,被趙惠文王提拔為上卿。他有一個兒子叫趙括,從小熟讀兵書,張口愛談軍事,別人往往說不過他。因此很驕做,自以為天下無敵。然而趙奢卻很替他擔憂,認為他不過是紙上談兵,并且說:“將來趙國不用他為將罷、如果用他為將,他一定會使趙軍遭受失敗。”果然,公元前259年,秦軍又來犯,趙軍在長平(今山西高平縣附近)堅持抗敵。那時趙奢已經去世。廉頗負責指揮全軍,他年紀雖高,打仗仍然很有辦法,使得秦軍無法取勝。秦國知道拖下去于己不利,就施行了反間計,派人到趙國散布“秦軍最害怕趙奢的兒子趙括將軍”的話。趙王上當受騙,派趙括替代了廉頗。趙括自認為很會打仗,死搬兵書上的條文,到長平后完全改變了廉頗的作戰方案,結果四十多萬趙軍盡被殲滅,他自己也被秦軍箭射身亡。
主站蜘蛛池模板:
虞城县|
海宁市|
万源市|
阳东县|
漳州市|
阳泉市|
秀山|
晴隆县|
大英县|
建始县|
太仓市|
廊坊市|
美姑县|
星子县|
健康|
富顺县|
寻乌县|
西宁市|
罗山县|
手游|
京山县|
中阳县|
灵山县|
东港市|
天等县|
吉林市|
惠州市|
阿克陶县|
海口市|
定兴县|
临沂市|
龙陵县|
朔州市|
垦利县|
剑川县|
海兴县|
吴桥县|
建瓯市|
增城市|
中阳县|
乐陵市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