班門弄斧
bān mén nòng fǔ 班門弄斧
- 成語名稱
- 班門弄斧
- 成語拼音
- bān mén nòng fǔ
- 成語簡拼
- bmnf
- 成語意思
- 在魯班門前舞弄斧子。比喻在行家面前賣弄本領,不自量力。
- 成語出處
- 唐·柳宗元《王氏伯仲唱和詩序》:“操斧于班、郢之門,斯強顏耳。”宋·歐陽修《與梅圣俞書》:“昨在真定,有詩七八首,今錄去,班門弄斧,可笑可笑。”
- 成語例子
- 聞得亭亭姐姐學問淵博,妹子何敢班門弄斧,同他亂談。(清 李汝珍《鏡花緣》第五十二回)
- 近義詞
- 布鼓雷門 貽笑大方
- 反義詞
- 虛懷若谷 自知之明 知人之明
- 成語繁體
- 班門弄斧
- 感情色彩
- 貶義詞
- 常用程度
- 常用
- 語法用法
- 作謂語、定語、狀語、賓語;含貶義,表示能力不如人
- 成語結構
- 偏正式
- 成語年代
- 古代
- 成語正音
- 弄,不能讀作“lònɡ”。
- 成語辨形
- 班,不能寫作“斑”。
- 成語辨析
- 英文翻譯
- show off in the presence of an expert
- 歇后語
- 成語謎面
- 木匠修教室;老師傅面前顯本領
- 成語故事
- 魯班是戰國時代的魯國人。他是一個善于制作精巧器具的能手,人們叫他“巧人”,民間歷來把他奉為木匠的始祖。誰敢在魯班門前賣弄使用斧子的技術,也就是說,想在大行家面前顯示自己的本領,這種太不謙虛的可笑行為,就叫做“魯班門前弄大斧”,簡稱“班門弄斧”。這和俗語所說的“關公面前耍大刀”的意思差不多。
其實,“班門弄斧”這句成語早在唐朝就有它的雛形了。文學家柳宗元在一篇序文中就有這樣一句:“操斧于班郢之門,斯顏耳!”意思是說,在魯班和郢人(也是一個操斧能手)的門前表現用斧子的本事,臉皮也太厚了。
這句成語有時也用作自謙之詞,表示自己不敢在行家面前賣弄自己的小本領。
主站蜘蛛池模板:
定边县|
株洲市|
八宿县|
余庆县|
固原市|
韶山市|
民丰县|
九龙县|
保康县|
高邑县|
丰都县|
绍兴县|
油尖旺区|
通海县|
资中县|
肃北|
彭山县|
徐州市|
临桂县|
宜兰市|
黔东|
旌德县|
拉萨市|
桦甸市|
广南县|
彭水|
南木林县|
永平县|
河间市|
义马市|
黄大仙区|
木兰县|
宣城市|
安乡县|
贵德县|
延川县|
建德市|
富顺县|
六盘水市|
抚顺市|
三亚市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