傳播國學(xué)經(jīng)典
養(yǎng)育華夏兒女
三令五申
sān lìng wǔ shēn 三令五申
- 成語名稱
- 三令五申
- 成語拼音
- sān lìng wǔ shēn
- 成語簡拼
- slws
- 成語意思
- 令:命令;申:表達(dá),說明。多次命令和告誡。
- 成語出處
- 《史記·孫子吳起列傳》:“約束既布,乃設(shè)鐵鉞,即三令五申之?!睗h·張衡《東京賦》:“三令五申,示戮斬牲?!?/dd>
- 成語例子
- 不準(zhǔn)隨意占用馬路的規(guī)定,政府已三令五申,但少數(shù)攤販仍我行我素。
- 近義詞
- 發(fā)號施令 千叮萬囑
- 反義詞
- 敷衍了事
- 成語繁體
- 三令五申
- 感情色彩
- 褒義詞
- 常用程度
- 常用
- 語法用法
- 作謂語;含褒義
- 成語結(jié)構(gòu)
- 聯(lián)合式
- 成語年代
- 古代
- 成語正音
- 申,不能讀作“sēn”。
- 成語辨形
- 申,不能寫作“深”。
- 成語辨析
- 三令五申和“諄諄告誡”都有“勸告;告誡”之意。但三令五申一般是上級或長輩對下級或晚輩的命令、告誡;態(tài)度嚴(yán)肅;具有強(qiáng)制性;而“諄諄告誡”可以是平級平輩人之間的告誡;態(tài)度溫和;不具有強(qiáng)制性。
- 英文翻譯
- repeated orders and injunctions
- 歇后語
- 八個老漢劃拳
- 成語謎面
- 八個老漢劃拳
- 成語故事
- 三令五申 春秋時侯,有一位著名軍事學(xué)家名孫武,他攜帶自己寫的“孫子兵法”去見吳王闔廬。吳王看過之后說:“你的十三篇兵法,我都看過了,是不是拿我的軍隊試試?”孫武說可以。吳王再問:“用婦女來試驗可以嗎?”孫武也說可以。于是吳王召集一百八十名宮中美女,請孫武訓(xùn)練。孫武將她們分為兩隊,用吳王寵愛的兩個宮姬為隊長,并叫她們每個人都拿著長戟。隊伍站好后,孫武便發(fā)問:“你們知道怎樣向前向后和向左向右轉(zhuǎn)嗎?”眾女兵說:“知道?!睂O武再說:“向前就看我心胸;向左就看我左手;向右就看我右手;向后就看我背后?!北娕f:“明白了?!庇谑菍O武使命搬出鐵鉞(古時殺人用的刑具),三番五次向她們申戒。說完便擊鼓發(fā)出向右轉(zhuǎn)的號令。怎知眾女兵不單沒有依令行動,反而哈哈大笑。孫武見狀說:“解釋不明,交代不清,應(yīng)該是將官們的過錯?!庇谑怯謱偛乓环捲敱M地再向她們解釋一次。再而擊鼓發(fā)出向左轉(zhuǎn)的號令。眾女兵仍然只是大笑。孫武便說:“解釋不明,交代不清,是將官的過錯。既然交代清楚而不聽令,就是隊長和士兵的過錯了?!闭f完命左右隨從把兩個隊長推出斬首。吳王見孫武要斬他的愛姬,急忙派人向?qū)O武講情,可是孫武說:“我既受命為將軍,將在軍中,君命有所不受!”遂命左右將兩女隊長斬了,再命兩位排頭的為隊長。自此以后,眾女兵無論是向前向后,同左向右,甚至跪下起立等復(fù)雜的動作都認(rèn)真操練,再不敢兒戲了。這故事原出于“史記”的“孫子吳起列傳”。后來;人們把孫向女兵再三解釋的做法,引伸為“三令五申”,即反覆多次向人告誡的意思。例如某地政府向食品商店屢次告誡食品要清潔衛(wèi)生,以免損害顧客健康,我們便可說:對于食品商店要保證清潔衛(wèi)生,政府已“三令五申”:大家都早已知道了。
主站蜘蛛池模板:
墨江|
承德市|
乌鲁木齐县|
兴宁市|
长乐市|
鄂尔多斯市|
山阴县|
平利县|
十堰市|
公主岭市|
阿拉善右旗|
晋城|
正宁县|
林州市|
乡宁县|
梁平县|
平陆县|
揭东县|
时尚|
潼南县|
阿拉善左旗|
甘德县|
卢氏县|
宜兰县|
资溪县|
乐都县|
黑龙江省|
黄平县|
五台县|
上饶市|
日喀则市|
东阳市|
龙山县|
丘北县|
永年县|
长泰县|
巫山县|
西宁市|
安平县|
永嘉县|
罗源县|